国际原油价格目前并未因地中海局势和沙特的减产决定而重拾升势,相反,市场正在努力消化明年的供需前景。IEA在最新发布的12月《石油市场报告》中将其对2025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上调约10万桶/日,至110万桶/日,但仍预测明年将出现95-140万桶/日的供应过剩,具体取决于OPEC+是否会按计划开始增产。 IEA在报告中下调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8万桶/日,至84万桶/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沙特和印尼石油需求低于预期。 与此同时,美国就业市场放缓强化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但美国11月PPI通胀超预期,市场押注明年1月暂停降息,驱动美元走强,也拖累油价下滑。 美国核心通胀率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坚挺,加之特朗普威胁上台后会提高进口关税,美联储明年降息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拖累美股下跌。 不过,欧盟大使就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达成一致,制裁目标是俄罗斯用来进行石油贸易的所谓"影子船队",限制油价跌幅。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国也在寻求削弱俄罗斯石油收入,石油需求下降为实施更多制裁创造了机会。 而且,据报道,以军可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避险情绪助推油价收复盘中多数跌幅。 展望后市,华侨银行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明年国际油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预计全球石油库存将增加。华侨银行预计,2025年布伦特和WTI油价将分别为77美元/桶和73美元/桶。 花旗银行表示,基本假设情境下,预计国际油价将在2025年年中之前逐步跌至60美元/桶;预计2025年整体大宗商品市场将小幅下跌。明年国内汽柴油价格将会对油车销售,带来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