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春节红包到手,该怎么理财?货基、短债、银行理财、逆回购,还是增额终身寿险?

春节期间,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高。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近七成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已超2%。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资金利率出现季节性的抬升,货币基金收益率相应出现上涨。除了货币基金外,春节红包理财还有短债、银行理财、逆回购等多个品种选择,他们建议投资者对春节红包理财的定位以流动性管理为主,根据自身需求理性投资。

近七成收益率超2%

节前密集限购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有589只货币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统计)的7日年化收益率在2%以上。其中,鹏华盈余宝B、长城工资宝C、国联日日盈B等多只产品收益超3%。

拉长时间看,早在临近春节假期前,货币基金收益就开启了上涨模式。截至2月2日,一只货基七日年化收益率最高曾达9.84%。

对此,民生加银现金宝货币基金经理李文君表示,春节前,由于居民取现需求增加,银行类机构在银行间市场融出减少,导致资金利率出现季节性的抬升。相应地,货币基金可配置资产的收益率有所上行,从货币基金收益可以体现出来,收益相应抬升。

“不过,春节后,随着居民取现回流,银行流动性重回充裕,资产收益率也会随之下行。”李文君补充道。

“综合来看,近期收益抬升的产品以中小货基居多,基金经理的操作也相对更加灵活,部分产品在1月底资金跨月前表现亮眼。”盈米基金研究院研究员周禹农表示,从历史上看,货基的收益具备延续性。不过,部分货基或因阶段性集中兑现收益存在“前高后低”的情况,投资者应结合产品长期业绩进行综合判断。全市场货基整体的收益源自存款、存单及短融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在目前利率中枢下行的环境下,货币基金的长期收益中枢或将逐步回落。

另一方面,投资者要想把握机会,还需提前做好资金安排。

在春节假期前,便有浙商日添利、财通财通宝货币等多只货币基金产品发布公告称,产品将于2月7日起暂停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和转换转入,2月19日再恢复相关业务。

根据天弘余额宝发布的春节收益计算公告,投资者如果在2月7日前转入资金,收益发放时间为2月9日;而要是在此之后以及春节期间转入资金的话,收益发放时间将延期至2月20日或21日,且收益计算时间也一并延期。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末,货币基金总规模达11.28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比例达41%。

红包理财选择多样化

建议以流动性管理为主

对投资者来说,除了货币基金外,春节红包理财还有短债、银行理财、逆回购等多个品种选择。

对于这些理财产品的区别,民生加银基金李文君表示,短债基金是市值法估值,每天会有净值波动,但由于投资资产的剩余期限较短,所以波动较小;货币基金是摊余成本法估值,每天展示7日年化收益;银行理财会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区分不同估值方法,且由于投资范围的不同,风险也存在区别,需要根据投资者购买的产品具体看待;逆回购需要投资者每日下单时确定投资收益率。

“春节红包理财整体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通过利息确认帮助投资者在春节期间获取收益,由于底层投资方式的差异,不同品种的风险收益特征也存在差异。”盈米基金周禹农表示。

周禹农还表示,建议投资者对春节红包理财的定位以流动性管理为主,目前债市整体走势强劲,收益确定性较高,但是预期收益不宜过高。此外,各家春节红包理财的最短持有期限、申赎费率结构均存在差异,建议投资者在申购前保持关注,避免后续因资金流错配对持有收益造成损耗。

天弘基金则认为,货币基金依旧是零钱理财的较好选择。另外,短债基金历史收益率通常高于货币基金,历史回撤相对可控,因此可以作为零钱理财的进阶替代。同时,作为大额备用金的理财,相比于银行定期理财产品,开放式短债基金在申购赎回上更加灵活。

针对短债市场,天弘基金进一步表示,后市看好短债基金的表现。整体而言,从宏观、政策看,当前债市长端利率波动不大;但由于大小行流动性分化仍在持续,短期难以解决,因此短端利率波动还将持续,可以抓取到丰富的机会。

“事实上,目前在75%置信度情况下多数短债品种有望有较好的预期表现,而且短端对于流动性预期悲观,流动性缓解后易引发预期差。因此,我们对于2024年的短债市场十分乐观。”天弘基金补充道。

此外,盈信保险经纪指出,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用户稳健理财的诉求日益凸显,防御性资产的配置意愿增强。过往春节“开门红”期间短交年金险的起保点相对较高,保费门槛至少为每年5万元至10万元,使得部分群体购买受限,近年来兴起的增额终身寿险等产品,年交保费低至千元,交费久期长,用户春节红包理财也多了一个好去处。

“增额终身寿险这类防御性资产,都能提前锁定未来几十年的收益,虽不会产生高额回报,但胜在安全稳健。同时,保险与基金等权益资产结合,能给家庭资产起到平滑整体资产净值曲线的作用。”盈信保险经纪相关人士表示。

审核:陈思扬

点击图片了解活动详情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