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明 章立聪 史雨洁

我们测算,2024年4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2.95万亿元至29.28万亿元,增幅远超2018-23年4月1.87万亿元的均值,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剔除1.2万亿元的季节性修复外,3-4月净增长1.75万亿元,远超2018-23年3-4月0.29万亿元的净增长均值。理财规模超预期增长的背后是存款降息推进和手工补息的全面禁止,推动了大规模的存款搬家,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M1和M2的走势和社融的瘦身。

4月银行理财规模增长近3万亿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且增长质量较高,现金理财占比仅为30%。

据我们测算,2024年4月理财规模环比增长至29.28万亿元,远超我们此前预测,突破了 29万亿元的关口。增长规模高达2.95万亿元,相比2018-23年4月1.87万亿元的增长规模均值,超出近58%,环比增速也创2016年以来新高,达11.2%。增长规模中,剔除1.2万亿元的季节性修复外,3-4月净增长1.75万亿元,相比2018-23年3-4月0.29万亿元的净增长均值,超出了503%。且增长质量较高,据我们测算,增长规模中,现金理财占比仅为30%。

除季节性修复外,存款降息和对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的禁令是推动理财规模高增的主要原因。

除了1.2万亿元是3月理财回表的季节性修复外,我们认为4月理财规模高增的原因还有以下三点:1)24年以来债市持续走牛,理财也持续了稳定不俗的收益;2)存款降息的影响逐渐显露,大行3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仅1.95%,甚至低于大部分现金理财收益,理财性价比进一步提高,吸引了大量的资金;3)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被监管禁止,大量资金溢出到性价比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

理财规模的高增与4月金融数据的超预期走势不无关系。

和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结合来看,4月社融、信贷、M2增速有所回落,M1增速2005年以来首次罕见转负,背后部分原因即是在手工补息等政策推动下,社融“挤水分”,部分空转套利的企业存款提前还贷,手工补息等高息揽储行为被监管禁止,且存量部分的后续补息也禁止支付,类活期的协定存款大量支取,用于提前还贷或者溢出到性价比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大规模的“存款搬家”重现。

具体拆解来看,存款搬家可以部分解释M1和M2的缩量。

4月M1规模缩减2.57万亿元,企业活期存款当月减少1.87万亿元,而据我们测算,4月理财近3万亿元的规模增长中,机构增幅达4600亿元以上,占比高达15.73%,远高于3月底机构整体10.83%的占比,手工补息的影响明显,在乘数效应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M1的少增。而M2净减少3.6万亿元,同比少增3万亿元。则可以从理财规模高增的衍生影响窥得端倪。存款搬家之下,非银资金充裕,资金分层现象不再,在非银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体系对非银的净融出大幅减少,导致4月非银存款在理财规模大增的情况下负增长0.3万亿,拉低了M2。

从理财投资端来看,不同资产投向也会对M2造成不同的影响。

一级市场配置利率债、同业存单和银行金融债,会造成M2总量缩减,二级市场配置银行系卖出的各类债券及同业存单同样会造成M2有所缩减。而理财子资金量较为庞大,配置信用债和存单可能仍以一级市场为主,二级市场难以放量。且在保险协存和手工补息受限的情况下,理财配置同业存单及其他短债的规模大幅增长,势必造成M2整体有所缩量。根据我们的测算,4月理财增量资金配置中有7771亿元可能会造成M2的缩量,一定程度上解释了M2的超预期变化。

后续来看,预计资产荒现象仍存,但理财产品收益率以及资产配置情况仍具备优势,理财市场或得以进一步扩张。

5月理财规模预计仍有小幅增长,6月即便有季节性大幅回撤,也大概率稳定在28万亿元以上,下半年预计在理财子的冲量发力之下理财整体规模将会重新站上30万亿元的关口。根据季节性因素,历年5月均是模较稳定增长的时期。另外,从历史数据来看,理财子整体素有在下半年冲量发力的惯例,其中国有行旗下理财子更为明显,2019-21年国有行理财规模下半年的增量占全年增量的比例分别为180%、145%、165%,我们预计,在国有行的带动之下,2024年下半年理财规模将重新站上30万亿元的关口,甚至有望冲击赎回潮前的高点,“资产荒”压力之下债市也料将随之走强。

风险因素:

测算结果由于数据可得性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市场波动超预期,理财赎回潮卷土重来;货币政策边际收紧;银行理财监管趋严。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