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历史上的三次著名牛市和十次股灾究竟是什么情况?

  第一:投机型牛市(1928-1929)

  1929年美国牛市,在这次牛市中,道琼斯指数由1928年初的200点附近飙升到1929年8月的近400点,牛市持续的时间仅一年有余。

  投机型牛市又被称作“泡沫”——在这样的牛市中,股价远远超过了由公司和宏观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基础价值。

  投机型牛市持续时间短,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基础非常脆弱。投机型牛市非常类似于“击鼓传花”的游戏:每个投资者都理性地知道他购买的股票分文不值,而他之所以买,几乎完全是基于这样的预期——存在下一个以更高价格接手的投资者。

  因此,市场的流动性是这个游戏能够进行下去的基础。然而,个体的理性未必等于集体的理性。

  这里出现了一个合成谬误的问题:对个体而言,市场是有流动性的,但是,当所有个体都持有股票、因而都指望其他人来接手的时候,市场就将因流动性的丧失而崩溃。

  最终,在杠杆过度和非理性繁荣之下,美国股市于19298月崩盘,长达37个月之久,累计跌幅达-84%。

  第二:技术革命型牛市(1998-2000)

  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大牛市,这次牛市从1998年中期开始至2000年9月结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不到2000点暴涨到近5000点,持续时间两年有余。

  这类牛市源自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技术变革。与投机型牛市相比,技术革命型牛市的基础更加牢靠,市场的发展也更为健康。不过,这种牛市通常也不会持续太久。其原因就在于牛市得以形成的根基是刚刚出现、应用前景极其不确定的新技术,而一旦新技术的前景变得明确、应用范围得以大大推广,牛市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试想,在微软成为“微软”之前,有谁会知道它日后会成为操作系统的垄断者?相反,当时的投资者会用同样的价格购买“微软甲”、“微软乙”、“微软丙”的股票,而当技术革命的大潮退却,“赢者通吃”必然导致那些“假微软”的股票暴跌。所以,对于技术革命型的牛市,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事后的暴跌来验证事前存在泡沫。当技术革命的大潮退却,大多数估值过高的假股票不得不面临暴跌。

  第三:资本大众化型牛市(1980-1999)

  1980年至1999年的美国大牛市,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80年初的不到800点一路上扬到1999年底的逾11000点,其间虽有1987年“黑色星期五”那样的小插曲,但不改长期牛市格局,股指增长了10多倍,牛市持续时间长达20年。

  1980~1999年的美国长期牛市属于资本大众化型牛市。资本大众化是指资本(固定资产、知识产权、土地等)的所有权为大众所拥有,大多数居民既是劳动者,同时也是股东。在美国的资本大众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由少数居民持有的“私公司”变成了由大众持股的“公众公司”,这反映了资本大众化的进程;同时,资本大众化的进程主要是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私人养老金体制的改革所推动的;银行存款占比的下降则是资本大众化的必然结果,这引发了迫使美国银行业改革的“脱媒”风潮。

  这次牛市历时之长,主要为资本大众化对公司和宏观经济基本面产生的两种积极效应:

  第一,财富的再分配效应。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变身为公众公司,越来越多的居民直接或通过养老金、共同基金间接地持有公司股份,原先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对立的两极社会结构演变为中产阶级崛起、富人和穷人相对减少的“菱形”结构,这极大地改善了收入分配结构,刺激了社会消费乃至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调整。在资本大众化的过程中,美国居民的储蓄率由1980年的10%持续下降,至1999年只有2%左右。而美国居民之所以“敢”消费,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其持有的净金融资产每年都增值20%左右。换言之,资产的增值替代了原先的储蓄。

  第二,财富的创造效应。在资本大众化进程中,股东至上的文化深入人心,金融、经济的自由化取代了对金融、经济的过度管制,人们的创业精神得到极大提升。事实上,也正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日本正陶醉于“日本第一”的神话中时,美国的资本市场孕育出了今天的微软,时至今日,微软也是美国经济上的一颗明珠。另一方面,金融、经济的自由化还极大地减少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摩擦成本。金融自由化打破了银行业的垄断,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

  时至今日,美股持续走高,牛长熊短的这一格局,很大程度源于大公司大市值企业持续的创造利润,以及上到提到的养老金计划助力。

  附美股历史上的十次股灾:
  在美股过去十次熊市中,有八次伴随着经济衰退;此外,美联储紧缩政策、商品价格飙升,以及估值泡沫出现了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