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快速上涨,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股市政策市"的说法。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06月0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这次行情是最具有基本面支撑的行情,股权分制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QFII,等等诸多利好支撑着这轮牛市,从998点开始,创出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整整涨了513.49%,这是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国制造业和地产等支柱产业泡沫显现,危机四伏,在投资者普遍对行情盲目乐观之际,股指则开始一路下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指数随之一泻千里,仅一年时间,股指便从6124点狂跌至1664点。从此,进入几个月的震荡调整之中。

第八次大牛市:2014年10月31日至2015年6月12日

牛市大多都是由政策和资金面引爆的,在国资国企改革 、沪港通 、融资融券等利好股市政策的引导下,外面的资金向中国蓝筹股全力开火,股指便从2500点涨至5178点。

所谓场内融资,是券商提供给投资者的融资。其中主体是“两融”(融资、融券)中的融资。在2015年6月中旬,券商融资余额大概有2.2万亿。

所谓场外融资,是银行、信托、民间配资公司等机构向投资者提供的融资。这部分游离于监管之外,在过去大半年野蛮生长,风险极大。根据证监会在今年6月末披露的数据,当前场外通过恒生HOMS系统形成的总杠杆资金规模(包含本金和融资两部分)在4400亿元。

除此而外,还有其他民间配资公司(如P2P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等)形成的杠杆资金盘子约3千亿元,以及信托公司对机构(主要是私募基金)形成的杠杆资金盘子约5千亿。假设这几部分资金的平均杠杆率为1:3,则它们对应的融资余额应当在1万亿左右。

最后,上市企业还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从券商和银行获取了融资,其规模在1万亿附近。加总起来,场外融资盘(不包括对应的本金)大致有2万亿。

第九次大牛市:2019年1月1日至今


全面注册制徐徐展开,科创板和北交所步步为营。这次牛市,典型的,沪深300已经在今年2月18日创了历史新高,上证50距离新高一步之遥。创业板牛市格局未变。

此次的牛市也完全契合了全面注册制的特点,核心资产顶底抬升,强者很强。同时,此次牛市的缓慢爬坡,也主要源于人均GDP破1万美元,稳定的场外资金流入。同样是符合政策IPO常态化的要求。

简单来说,此次牛市历经3年的漫长调整,全面注册制的政策推动,以及场外资金财富管理的需求,政策的小心呵护,将大大延长牛市的时间和节奏。而长牛格局对参与各方都是非常有利的。


综合来看,历年牛短熊长,最长的是第七次牛市,长达两年零4个月10天的时间。同时能看出来,几乎每次的牛市都是政策的推动,研究宏观层面的变革以及深刻影响更为重要。股市从1990年运行到现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一共有八次的牛市,也就是说平均3.75年一次牛市。回望过去,我更相信长牛在未来,在属于我们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