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后来的商业转移到马车、轮船触及的地域,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于是携带硬币交易变得成本高昂、风险重重,而且累赘不便。纸币(诞生于9世纪)对此有帮助,但还不够;接着创新产生了汇票,这种纸质票据,使那些在所居住的城市拥有银行账户的商人可以在目的地银行取款。

阿拉伯人称之为“Sakks ”,这就是如今“支票”一词的起源。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银行家和商人的带领下,这些支票以及开设支票业务的银行遍布世界各地。此外还有中国的“山西”票号和印度的“ Hundi”票。

忽然之间,交易对象是谁变得重要起来。眼前这个波斯商人是票据的合法所有者吗?这一票据可靠吗?山西票号会接受这一票据吗?

当信任变得至关重要。

理所当然的,国家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持和进行监督(暴力机构),成为了这种信任的担保人,各国法币出现。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又可以随时随地会面,城镇广场中心又回来了 — 就是我们的智能手机。

在智能手机上,我们又可以点对点、人对人地即时交换各种信息、服务,这时候用法币进行商品交易反而显得极为不便,人们期待智能手机上的硬币— 方便、容易使用、随时在线使用,易主就完成交易结算。

效率变得更为重要。

这种需求催生出创新的提供电子货币的专业支付服务供应商—比如,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印度的PayTM以及、苹果的Apple Pay。

传统国家银行为了跟进便捷支付的效率,也开始涉足电子货币,比如英国巴克莱银行推出1:1锚定本国法币的电子货币Pingit。

数字货币-与法币锚定的电子货币开始出现。

4、因为国家的概念,使得此时的电子货币富有局限性,只能一个国家内部的人在广场中心-智能手机上方便的交换硬币。

而此时的广场中心,是全球所有人共舞的平台。

一部分人对国家在提供货币信用的负作用提出了质疑,期待广场中心的硬币能让全球所有人通用,且能够防备罪犯和窥探者,也能够防备国家的干涉。国家提供信用的作用,被一种更泛在的无政府化、分布式信用体系所挑战。

新的数字货币-加密货币应运而生。

三、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虚拟货币的区别

1、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最主要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数字货币没有物理特性,是无形的。不能把数字货币拿在手里就像10元的钞票一样,也不能把它们放在实体存钱罐里。但是,可以将数字货币保存在虚拟钱包中。

其次,数字货币允许无边界转让所有权和即时交易。

于此,Techopedia 甚至给数字货币做了如下定义:

一种仅以电子形式存在且无形的支付方式

2、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的区别:

2015年欧洲央行(ECB)报告称,虚拟货币是价值的数字代表,没有中央银行、电子货币机构或信贷机构发行它们。虚拟货币是一种不受监管的数字货币。

虚拟货币的开发商发行并控制它,有些时候只有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接受它。